欧盟水果商积极参展中食展。新华社记者许晓青摄

外形俏皮的维生素软糖、方便携带的深海鱼油口服液……一家注册在中国深圳市的瑞典贸易公司,近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简称中食展)上向记者证实,公司已报名参展今年11月将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作为这家瑞典企业在中国的员工,业务经理孙平很自豪地说:“我们不仅报了名,而且已经交纳了展位费用,很期待进口博览会的举行。相信这是一次获得更多优质客户的好机会。”

备受关注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非一般性会展,而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由中国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承办。

5月中旬在上海举办的中食展吸引海内外3000多家参展商集中亮相。他们中的一部分“厉兵秣马”,计划参加11月的进口博览会,提前带热“食品和农产品进口”话题。

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介绍,各国企业争相报名参展首届进口博览会食品和农产品展区,招展业务十分火爆。

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2017年,中国农产品进口额1258.6亿美元,同比增长12.8%。

在本届中食展上,从生产到贸易,展示了全球互联互通的食品和农产品产业链。外国厂商集中精力吸引中国采购商,希望抓住中国扩大进口的先机。

“瑞典在环境保护、降低抗生素使用等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们十分自豪,这也是我们进入新的市场时的竞争优势。”瑞典农业大臣斯文·埃里克·布克特在上海表示。

在业务一线忙碌的孙平认为,企业的积极性比外界想象中更高。“现在看来,产品必须多元化,尤其是按年龄、性别等不同需求,分门别类推出的产品,销路更好。”

在中食展现场,不仅北欧多国商贸机构积极行动起来,还可见到业务繁忙的东欧多国展团。来自波兰平丘夫地区世代种植水果的托马什·卡尔博尼采克告诉记者,仅苹果一项,波兰就能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机会。

据波兰果农协会统计,在欧盟国家中,波兰的苹果产量名列前茅,每年约为350万吨。此次波兰展团提供给中国采购商的苹果品种多达7种。

托马什发现,中国客户对苹果的甜度要求不像以前那么高了。“过去,一些中国消费者反映欧洲的苹果太酸,但现在发生了变化,他们希望降糖,同时对酸度的要求提升了,他们认为这样更加养生。”

中食展上一家瑞典企业正在展示特色海盐产品。新华社记者许晓青摄

托马什所在的家族企业生产的戈马尔品牌苹果浓缩汁原液在波兰全国产量领先。他认为,这个品类也能搭上中国消费升级的快车,把更多的波兰苹果加工产品卖到中国。

“我听说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这次食品展后,我希望也能跟随我们国家的商会到上海参与进口博览会。”托马什说。

同样是在中食展上,智利猪肉加工和出口企业联合举办了一场大型推介会。

“中国进口智利猪肉,是对中国庞大而多元的市场需求进行有益补充。北京的消费者偏爱猪蹄和蹄膀,广东市场则偏爱猪骨,四川市场更偏爱猪头。智利猪肉的出口可以满足中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域对猪肉的不同需求。”在智利从事大宗猪肉出口贸易的智利爱阁食品公司总经理吉列尔莫·迪亚斯·德尔·里奥说。

他还透露,通过参加中国的各类展会,获得更多客户,智利方面预计2018年智利出口到中国的猪肉总量同比将增长10%至20%。“企业正在等待智利有关部门的通知和安排,随时准备参与在上海举办的进口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