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49亿,占总人口的17.9%;65岁及以上人口约1.67亿,占总人口的11.9%。今年7月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要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其中最具有年龄段特征的当属“食”。11月6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张秋俭在第十二届“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上,谈到中国老年人群体,提出要扩大适老食品进口,要确保依法监督,保障适老食品的质量安全。

她表示,各方面都应该重视老年人这一庞大的特殊消费群体,他们对食品的需求是一个广阔的市场,需要更多地了解老年人对食品有哪些需求、意愿,存在哪些问题,因为让他们吃得好、吃得健康,事关每一个家庭。

她提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在经济中比重比较大且互补性强,这样一个大平台,对扩大食品进口、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食品需求,提供了巨大的消费空间。在如何满足适老食品绿色、生态、营养等个性化需求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已经取得了广泛共识。“现在我们应该把适老食品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精准、高质量地服务老年人的食品需求,在扩大适老食品进口的同时,要确保依法监督,严加控管、把好质量关,保障适老食品的质量安全。” 张秋俭称,首先要做好进口适老食品营养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是食品安全的基础支撑和关键因素;同时要促进中国农产品和食品生产质量体系、监管体系不断完善,让更多质量好、价格优的食品进入中国市场,提升和改善中国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一带一路国家在进口适老食品产业中也能实现共赢。

具体落实过程中,她认为,为老年人提供的食品在健康营养方面要实现科学化、标准化。

促进适老食品营养标准化的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今年4月,根据《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委员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中润利华(北京)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参编的团体标准《适老营养配方食品通则》,经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组织审查后批准发布。该通则包含适老营养配方食品分类的技术、安全性要求,对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进行了标准化界定。

2018年8月31日出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老年食品通则(征求意见稿)》则从老年食品的定义、技术要求及安全规范等多个方面,对老年营养食品进行了严格的界定,从法律的角度保护老年人的食品安全,中国也成为首个专门为老年食品制定国家标准的国家。

与行业标准和监管制度出台相对的是,市场上的适老食品却存在分类混乱、功能单一、配方老化等诸多问题,给老年人吃的食品大都是家庭自制,市场上的标准化成品食物却比较少,超市里陈列的适老食品还是以老年奶粉、老年麦片、老年芝麻糊、老年藕粉等冲调类产品为主。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国外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比中国早,老龄化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布局、相关企业和行业的成长都比中国成熟很多,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升高,老龄消费人口不断叠加,市场的容量和需求很大,刚需性很强,但国内目前匹配老年人需求的健康食品还太少,扩大进口无疑会给国外很多有深厚技术、产品储备的食品企业在中国提供很大的蚕食和成长的空间,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可以预见的是,在国外企业的倒逼和带领下,国内适老食品产业在未来五年左右会得到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