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产业的可持续转型加速推进,流程制造业纷纷将减碳作为核心任务。然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消费品行业,许多企业却不得不将首要精力放在提升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入。
那么,推进可持续发展和改善财务绩效,真的像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吗?事实并非如此。依托合理的规划和举措,企业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地推进这两项目标,并取得积极成果,而无需进行“非此即彼”的艰难抉择。
特别是在今天,得益于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化、数字化和循环经济这三大变革性的转型趋势正在为行业的重塑带来新机遇。这些趋势不仅将为行业的转型带来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同时也为消费品行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盈利能力创造了更多可能。
电气化:向清洁能源抛出“橄榄枝”
在碳中和目标下,各行各业正越来越多地转向清洁能源,生产流程的电气化转型可谓势在必行。电力是最高效的能源形式,其效率比其他能源高出3~5倍。作为典型的消费品行业,食品饮料行业能源消耗约占全球的30%、其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的20%,电气化无疑可以成为一条改善可持续能力的重要路径。
然而,对于食品生产中煮沸、烘焙等需要高能耗的工艺环节而言,要实现这一转型仍然挑战重重,这也不可避免地为企业带来了更多顾虑。比如,在食品企业试图将燃气炉替换为电炉之前,管理者必须深入考量一系列关键问题——现有配电系统是否能安全可靠地满足增加的负载需求?需要进行哪些升级?能否与企业的设备更新换代计划相结合?是否需要调整操作流程或控制回路,以适应需求的变化?更换设备是否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对企业而言,如果对这些问题做不到“心中有数”,就很难下定决心推进转型举措。
作为产业技术的全球领导者,施耐德电气认为,电气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战略规划以规避风险。要深入实施这一转型,企业首先应该制定顶层战略规划,并通过微电网技术或绿色电力采购协议加大可再生能源应用,从而提供更强的可控性和稳定性,为企业生产的高效和连续性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针对这些需求,施耐德电气能够充分利用创新软件和微电网等解决方案,推动消费品行业稳步推进电气化和低碳化转型。例如,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 Microgrid Advisor微网能源顾问(EMA)就可以利用基于AI的独有优化控制算法,全面满足消费品等领域的企业在市电接入、光伏能源、储能和用能设备的综合能源调度需求,并根据实时电价、天气数据、光伏发电及负荷用电数据,实时精准地完成能源经济性调度,让厂区和园区实现从新能源发电端到电能储存、负荷用电需求的完美平衡,从而在减少碳足迹的同时,实现可观的经济收益。
数字化:智慧赋能“卓越之旅”
如果将企业的电气化转型比作“强筋壮骨”,那么数字化转型则无异于为企业打造强大的“大脑”。如今,伴随着技术的革新,可以采集实时数据的智能传感器为数字化提供了坚固的基石。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在各个环节和层面上协同推进、步步为营,并通过端到端的系统化规划,才能实现从产线级、工厂级到集团级的全面数字化转型。这一过程中,企业只有真正深入理解流程、人员之间的互动和信息流动方式,才能部署正确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流程自动化、资产管理、资源分配乃至食品质量保障等方方面面的改善与优化。
在这方面,绩效卓著的企业在流程和人员方面的投资,几乎四倍于对技术本身的投资。正是得益于对流程和人员配置的优化,消费品制造商可以加速一线员工的技术应用,实现规模化扩展,并推动员工主动发掘创新的数字化用例。
例如,德国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之一——Hochwald Foods就通过施耐德电气ProLeiT过程控制解决方案实现端到端数字化系统集成,弥合了车间运营与管理层之间的数据鸿沟,实现了从门禁安全到产品质量的全流程无缝监控。这不仅让企业的运营面貌焕然一新,还能够更从容地迎接未来挑战。在横向维度上,ProLeiT可以覆盖从原料入库、生物加工到成品出库的整个产品制程,而在纵向维度上,ProLeiT则实现了从车间管控到MES再到企业级ERP各个层级的互联互通。对此,Hochwald Foods的ICT主管总结道:“ProLeiT的端到端整合能力贯穿了横向和纵向的全流程,如今,从入口关卡到成品托盘的所有环节,都可实现合规与数量的全程追溯。”
值得关注的是,施耐德电气ProLeiT过程控制解决方案与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EAE),以及AI技术的融合使用,可以帮助用户打造开放的、模块化且可扩展的过程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运行在任何通用自动化硬件平台上,支持模块化和灵活的生产制造。这意味着工厂的生产线可以快速且高效地重新组织。
当下,消费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企业项目从建设、交付到运营与维护的模式面临着新的变革,“物理工厂”与“虚拟工厂”并驾齐驱的数字化时代已触手可及。对此,施耐德电气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可在项目建设与交付阶段帮助企业搭建集中式工程项目中心,基于来自多个信息源和系统的数据帮助企业优化项目进度、运营绩效和安全性,为打造数字孪生工厂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施耐德电气创新性推出的EcoStruxure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PMA),可以帮助用户在故障发生之前及时采取行动,帮助企业实现卓越运营。而施耐德电气AVEVA UOC一体化运营中心作为“系统之上的系统”,能够将厂区内从企业级、工厂级到车间级各个层级的数据进行采集汇总,为企业级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支撑和决策支持。
循环经济:重新定义可持续竞争力
在当前我国加速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背景下,循环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由于循环经济的系统性转变,涉及到消费和生产各个层面的全面转型,因此对消费品行业而言,这同样意味着一条重新定义可持续竞争力的新赛道。
致力于推进全球循环经济转型的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曾在报告中指出,消费品行业仅通过践行循环经济即可在材料领域节省7000亿美元;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可持续性的偏好也日益增强,麦肯锡调研显示,超60%受访者愿为环保包装产品支付溢价。
施耐德电气认为,企业需要以设计与创新作为基石,并通过“优用 - 久用 - 再用”的系列举措形成循环经济的闭环。对于消费品行业而言,遵循循环经济的新方法,可以从水资源管理、原料优化及包装创新等方面多管齐下,以创造可观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比如,在水务管理环节,企业可以通过回收煮沸废水、中水回用等减少整体耗水量;施耐德电气通过实施先进的水回收和净化技术,助力乳品等领域的企业用户大幅减少水的消耗和浪费。这种方法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可以帮助用户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保持可持续性和业务韧性。除了灌溉管理外,施耐德电气还提供工业水服务以优化现场用水,例如通过CIP Optimize在线清洗顾问帮助企业在CIP环节实现节能高达30%,水和化学品节约5%,生产率提高15%。
在原料优化环节,企业可以通过精准称量、副产品再利用等途径,最大限度减少浪费。当项目建设交付的阶段完成后,企业意在回收成本和创造效益的长期挑战才刚刚开始。施耐德电气MOM生产运营管理系统覆盖生产、质量、仓储、运维四个方面,可实现生产经营活动全局可观、可测、可控、可优化的闭环管理,助力企业实现更短的产品创新周期、更高的产品质量与安全性、更标准的配方与工艺控制,以及更透明的全流程精益管理,同时提升效率、减少浪费。
而在包装创新环节,企业则可以通过使用再生纸、再生塑料以及精简包装尺寸等可持续设计,塑造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目前在全球25大消费品企业中,已经有80%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包装完全可回收。在这方面,施耐德电气可以为消费品企业提供践行循环经济的全面支持,助力其通过优化资源使用减少全生命周期浪费,并提升客户满意度,推动长期可持续发展。
如何率先塑造可持续竞争力
通过剖析电气化、数字化和循环经济这三大变革性的趋势,可以发现,在消费品行业竞争加剧的当下,这些趋势不仅是行业风向标,更是企业实现差异化和长期成功的战略要务。数据显示,在消费品行业,可持续产品虽然仅占18.5%的市场份额,却贡献了约三分之一的增长,显示出“可持续竞争力”的巨大潜力。
而对于广大消费品企业而言,如何找到正确的合作伙伴和产业专家,制定贴合需求的策略和解决方案,率先构建起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当务之急。在2025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现场,施耐德电气展示了一座数字化、可持续的食品饮料产业园,以期帮助广大消费品企业用户直观了解工业自动化未来趋势,获取加速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
更多亮点,欢迎点击下方链接前往施耐德电气官方网站,敬请关注!
https://www.schneider-electric.cn/zh/about-us/events/hannover-messe.jsp